No.270724-1(SOLD)
名称:西汉锡加彩错金银带盖鼎
规格:高149×耳距220mm 重量:1352g
此鼎材质为锡,人类利用锡的历史久远,因而被称为“史前金属”。作为锡器的使用,时间上略晚于青铜器。青铜器的主要成分就是
铜加锡。高古锡器罕见,因为锡器很不容易保存,锡是银白略泛珍珠色的金属,熔点很低,在-30℃低温条件下晶形转变加速,最终
会分解成白色粉末。
中国在商代就已经有了锡器,但是出土器很罕见,大多数都在地下埋藏的过程中分解了。我国出土文物中,最古老的应该是河南殷墟
发现的六把锡做的戈。锡器成套的仿青铜礼器作为随葬品是从西周开始的,大概在1954年,从河南洛阳西周的墓葬中发掘出来一组八
件。1978年,云南出土了春秋战国锡器50多件。见到的记录仅此而已。
在先秦、秦汉时期锡器的应用比较多,尤其是锡比较软,易于镶嵌工艺加工,此鼎是典型的战汉风格,鼎的表面施以红色矿物彩料为
地,错金银纹饰线条流畅、工艺精湛。
收藏界收藏锡器的不多,能够收藏到的最早的器物是宋元时期的,战汉时期的锡器几乎看不到。
此鼎有一个谜——即鼎盖中央有“兰池宫当”错银四字,这是兰池宫瓦当上的铭文,为何出现在鼎上?百思不得其解!望方家指教!
参考资料:兰池,或称兰池陂。为秦始皇引水所造的池,秦在池之北侧造宫殿一座,名曰“兰池宫”。大体地址在咸阳市东四十五华
里杨家湾之南,现在遗址已不可寻,或为渭水北移所淹没。在此遗址出土过“兰池宫当”实物,请看下面图片: